HIV與AIDS(愛滋病)的差異
雖然HIV與愛滋病(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, 簡稱AIDS,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)常一起提到,但是兩者是不同的概念。簡單來說,HIV指的是「病毒」,但是愛滋病指的是因免疫系統能力下降而出現的「感染」, HIV感染者不會馬上發病,而是要呈現發病的狀況才會稱為愛滋病,多數國家的HIV感染是由HIV-1造成的,並且感染HIV-1後超過90%的患者會在10-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;HIV-2主要分布在西部非洲,其感染往往沒有相關的病症。
HIV的檢測方法有那些差異呢?
目前國際上HIV抗體常規檢查的主流試劑是以雙抗原夾心法為原理的第三代試劑,它與第1、2代HIV診斷試劑不同,可同時檢測所有類型抗體,提高了試劑的敏感性,同時特異性也得到了提高,且比第2代試劑對HIV感染的檢測平均提高5天。第4代HIV診斷試劑是將HIV抗原和抗HlV-1 p24抗體同時包被載體,可同時檢測樣本中的HIV-1 p24抗原和Hlv抗體,因此該類試劑可以檢出HIV-1 p24抗原陽性但抗體還未陽轉的HIV感染的「空窗期」樣本,從理論上講,第四代試劑檢出Hlv感染的時間要早於第三代試劑。
HIV常用的檢測方法分析:
1、 酶聯免疫吸附法(ELISA):通常用於初篩,便宜,大多採取血液檢測,也有使用唾液和尿液的,實際檢測通常需要三到四個小時,結果分為「陽性」或「陰性」。其準確度高達99.5%,但敏感性高於特異性——這意味著在極少數檢測的結果是不準確的,而其中假陰性又是極其罕見的。這又意味著:只要確實過了窗口期,而且操作正確,陰性的檢測結果是十分可信的。由於ELISA的敏感性高於特異性,其他病原體的感染或者操作的不規範也會造成陽性的結果——稱為「假陽性」。所以陽性的初篩結果需要用同樣的樣本進行重新檢測,或者用其他方法進行確診。
2、快速檢測法:
對血液或口腔黏膜進行取樣,檢測HIV抗體,20-40分鐘即可得出跟ELISA一樣十分準確的結果。在試劑可靠操作規範的情況下,其錯誤率僅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。(注意:不要因此以為唾液、接吻、共用餐具就可傳播HIV)。跟ELISA一樣,快速檢測的結果如果呈陽性,也需要進行確診檢測。
3、免疫印跡法(Western Blot):
只用於對初篩呈陽性的案例進行確診檢測,有三種結果,「陽性」,「陰性」和「不確定」。「不確定「通常發生在受測者的身體剛剛對病毒產生免疫反應的時候。在免疫印跡法的結果中,假陽性是極其罕見的。
4、間接螢光抗體試驗(IFA):
也用於對初篩呈陽性的案例進行確診檢測,但不是很常見。其方法是用顯微鏡來找到血液中的HIV抗體。
5、抗原檢測:
抗原是入侵病原體攜帶的某種能激發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。HIV攜帶的抗原通常是P24蛋白。在感染初期,它們在血液中的含量會急劇上升從而能被檢測到。但HIV病毒在人體里安家落戶之後它又檢測不到了。所以這種方法常跟抗體檢測一起用於捐獻血液的HIV檢測。
6、聚合酶鏈反應檢測(PCR):
核酸擴增試驗指的是釋放基因物質並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。PCR用於直接檢測HIV的核酸物質,在感染兩至三周內就能從血液中檢測出HIV病毒。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於測試血液中的病毒含量,為治療提供依據。但是它既昂貴又複雜。
7、RT-PCR
簡單說,RT-PCR是將反轉錄與PCR結合,用來檢測RNA的方式。因為愛滋病毒是屬於RNA病毒。所以在進行PCR反應前,須先將其RNA轉變為第一股的cDNA,再由此 cDNA 進行增幅作用,即所謂的 RT- PCR。此種方法原先是常常是用來檢測愛滋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量。HIV是RNA病毒,主要是先攻擊人體的T淋巴球。
一般檢測愛滋病毒的方式是檢視體內是否有HIV病毒的蛋白質外鞘,這則是我們常稱的「檢查是否人體已經對愛滋病毒產生了抗體」。在空窗期,愛滋病毒的RNA並不會干涉正常細胞的DNA作用,只是單純的存在於細胞中,這段時間因病毒位進行反轉錄,所以無法檢驗出愛滋病毒蛋白的存在。因此,可藉由抽血進行RT-PCR,來檢測人體體內是否已存有愛滋病毒的RNA。所以以RT-PCR進行AIDS檢驗可說是具有相當高的敏感度。但也由於PCR非常敏感,因此造成準確度下降,同時也不被認為是好的愛滋病毒檢測方法,建議還是在空窗期過後重複檢驗,以保心安。
目前晴天醫事檢驗所也是用於靈敏度最高的反轉錄檢驗方法,因為它可以在最快兩小時內篩檢出來,過往常常會有空窗期的問題造成檢測HIV病毒容易呈現偽陽性,而現在只要一次危險性行為後,7-10天即可檢測,不用再擔心徬徨不疑擔心會傳染給另外一半了!
適合做RT-PCR的對象
●疑似被愛滋針扎者。
●自認為有過危險性行為者。
●經由ELISA、PA、WB等血清學抗體法檢驗結果不明確時的追蹤覆檢者。
●精神官能-恐愛症者。
●希望一次檢驗就清楚是否有感染HIV者。
Add Your Comment